和通用汽车同一天,福特汽车CEO韩恺特也对一项成本削减计划做出了概述,其中包括停止招聘新员工以及降低管理层薪酬。自5月1日起,福特汽车公司中排名前300的高级管理层,其薪酬的20%-50%将被延迟支付至少5个月。底特律巨头的困境大同小异,悲喜皆能相通,谁能拿到屠龙技未可知,通用汽车需要背水一战。
而彼时通用汽车的市值却只剩70亿,还不到箭牌口香糖的一半(还不如雅诗兰黛的市值高),完全无力承担自身市值十几倍的亏损。 背水一战的通用,想尽了一切办法。 先是通过关闭或部分关闭旗下多达28家整车和零部件工厂、裁撤上万名员工、白领降薪30%、放弃旗下1100家经销商等动作,意图削减100亿美元的运营成本。
而这距离1月17日长城汽车与通用汽车签署收购通用汽车印度塔里冈工厂的协议仅仅过去了1个月! 能收购通用汽车的工厂,主要源于长城汽车海外战略的需要和其在中国市场的巨大成功带来的扩张能力;而汽车巨头通用之所以出售工厂,主要是因为销量下滑、转型新四化及成本节约计划的压力所致。
这和格里芬有什么关系呢?如果格里芬坚持选择要570万的交易特例,那么篮网队需要为这570万美元缴纳2300万美元的奢侈税,反之,格里芬选择了老将底薪合同加盟,虽然同样需要缴纳奢侈税,但是篮网队只需要缴纳600万美元的奢侈税,这就是两者最大的差别,也是格里芬会降薪的主要原因。
〖A〗、威马降薪的原因是什么?一个公司发不起工资,或者员工工资遭到削减,基本上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公司的业绩太差,财务状况糟糕。作为造车企业的威马,这两年的日子可以说是特别难过。在疫情的影响下,全行业供应链上游价格暴涨,这让威马感到压力巨大。并且,由于供应链遇到困难,威马也很难按时交货,这也导致它没办法通过资金回流来缓解压力。
〖B〗、此前,威马汽车也曾被传深陷降薪裁员、债务缠身等负面漩涡。作为回顾,国内有媒体报道称,由于威马拖欠员工工资,上周已有大量员工在湖北黄冈工厂拉横幅讨薪。2月24日,威马汽车发布内部沟通信称,各部门根据业务安排确定先行复工复产人员名单及实际工作安排,其余人员安排无薪休假。此举被内部员工质疑为变相裁员。
〖C〗、威马汽车被曝裁员和高管降薪的消息,反映出仅靠资本支持可能难以持久,未来市场将面临更多挑战。每月的汽车销量数据揭示了市场动态,各品牌销量的变化让人持续关注。在这个不断变化的市场中,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但可以预见的是,只有持续创新和强大实力的公司才能在竞争中持续领跑。
〖A〗、威马被曝财务问题严重,目前公司运营现状如下。威马被曝财务问题严重这场疫情,对各行各业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裁员和降薪的浪潮逐渐在互联网,房地产,汽车等领域逐渐扩散。没想到大家还是对市场行情认知不够。威马最近传出了关于降低员工工资的新闻。
〖B〗、威马汽车并未倒闭,但曾面临严重的经营困境,并申请了破产重整。根据公开信息,威马汽车在2023年10月向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申请了破产重整,以应对财务债务问题并寻求重构和发展。这一举措是威马汽车为摆脱困境而采取的自救方式之一。
〖C〗、威马汽车尚未正式宣布倒闭,但公司确实面临了严重的经营困境,并已经申请了预重整。威马汽车在2023年10月提交了预重整申请,表明公司希望通过这一途径来挽救企业和解脱困境。此后,威马汽车也官方宣布了与Apollo出行的战略并购,看似为自救找到了一条路。然而,其经营状况和财务问题依然严峻。
月26日,通用宣布全球9万名受薪员工将暂时减薪20%,但承诺员工被减掉的薪资将在明年3月15日之前一次性付清,并支付利息。为保证现金流,它之前还提取了160亿美元的信贷。此次涉及减薪的9万名员工约占其全球员工总数的42%。
日前,底特律汽车三巨头接连宣布降薪、裁员。除了降薪、裁员,车企们也开始通过下调年度销量目标,推迟电动化、自动化项目等缩减巨额开支,保持现金流应对疫情冲击等方式来自救。虽说降薪、裁员对于车企来说能够缓解眼前困境,但长远困境还需另寻妙招。
除此之外,高管团队则在延期支付20%薪水的基础上,再削减5%或10%的现金薪酬,不包括奖金、股票期权或其他奖励,通用董事会将减薪20%。从上至下的降薪,实属无奈之举。
福特300名高管下月起降薪 近日,CNBC的一篇报道显示,福特汽车首席执行官Jim Hackett在3月26日向全球员工发送了一封信件。他表示,福特的目标是在不裁员的前提之下应对危机,目前还没有任何福特员工的工作处于危险状态。 不过,如果新冠肺炎疫情再次加剧,福特可能将会采取更多的行动,以保证公司的正常运营。
公司以疫情为由降薪合法。用人单位在疫情期间合理降薪的行为是合法的,但企业降薪的前提条件是企业停产的时间已经超过一个月。以下几种情况可以调岗:员工不胜任工作;客观情况发生重大改变;规章制度和劳动合同明确、具体并合乎情理地规定或约定了调岗事项;协商一致。此外,企业不得随意调整员工的岗位。
法律主观:用人单位在疫情期间如果生产经营困难的,在与员工协商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可以降薪,是合法的。此外单位还可以依法与员工协商采取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来应对疫情。
法律分析:单方面不合法。如果企业未因疫情导致生产经营发生困难,员工在家办公提供正常劳动的,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标准支付工资,不能因为改变工作地点而减低薪酬。因无需外出,企业不再发放交通补贴,具有合理性。
在疫情期间降薪的行为是合法的,具体规定如下:企业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企业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职工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职工提供了正常劳动,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职工没有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应当发放生活费,生活费标准按当地有关规定执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蜜瓜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11at.cn/zzzl/202507-12277.html